水清清,水草茂盛,
在陽光的照耀下,綠意盎然……
這是記者日前在新城西止界河看到的一幕,原先黑漆漆的河水已蕩然無存,取而代之的是清澈見底、魚戲蓮葉的視覺感受。
“經過提升改造,西止界河深水區水體透明度已達1.5米以上。”新城公用事業管理中心河道科科長姚斌介紹,去年7月,新城啓動市行政中心廣場周邊河道品質提升工程,涉及的河道包括廣場南河、廣場西河、廣場北河、西止界河、上河橋河、李家塘河和東止界河7條河,總水域面積約5.15萬平方米,總水量7.73萬立方米。
目前,7條河均已完成品質提升,邁入“品質時代”,與周邊體育路、海宇道等品質道路相得益彰。
新城公用事业管理中心河道科科长 姚斌
與以往的河道水質提升過程不同,這次的河道品質提升在“生態”上做文章,在保留原先的浮島和曝氣裝置基礎上,把河底治理作爲提升重點。
杜絕汙染源同樣也是河道品質提升的關鍵。原先新城怡島路、體育路一帶餐飲店的汙水常常會通過破損的管道流入河道。這次新城在怡島路、海月道、海宇道等路段進行了截汙納管,同時聘請第三方公司在河道彙流處建生態濾牆進行預處理,進一步提升河道品質。
目前,7條河均已完成品質提升,部分河道水经检测甚至达到了二类饮用水标准。
據了解,沈水植物構建的“水下森林”以及生態濾牆是“品質河道”建設的主要亮點。7條“品質河道”均選用了輪葉黑藻,四級苦草和眼子菜三種淨水型沈水植物,它們不僅能夠對水體和底泥中的氮、磷和難降解有機汙染物進行吸收、轉化,合成自身物質,對富營養化的水體起到淨化作用,而且能調節水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速度,增加水體生物多樣性,控制藻類生長,從而有效提高水質,改善生態環境。而生態濾牆則通過不同孔徑的多孔載體,過濾或吸附水體中的泥沙、顆粒物、懸浮物質加強水體淨化效果。
下一步,新城將繼續鞏固“品質河道”創建成果,推進實施市政府內部汙水管網修複工程,做好品質河道日常養護管理工作,使河道景觀成爲創城中的一道亮麗風景。姚斌表示,“品質河道”禁止洗滌雜物、釣魚、隨意放生、亂排汙水亂丟垃圾,希望市民積極配合。
品質河道,需要你我共同維護!
禁止洗滌雜物、釣魚、隨意放生,
禁止亂排汙水、亂丟垃圾。
記者:幸笑薇 通讯员:韓鋒編輯:嚴婷
舟報集團新媒體